Forbidden City
沒有紫禁城的紫禁城
Beijing Youth Daily
2016
近日,雕塑家李象群先生的作品在故宮建福宮花園展出,展覽名為“城·象”。展覽展出了李象群先生新近創作的十分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別為《大紫禁城》、《行者》、《東坡》、《元四家》系列和《江山》系列。這些白銅質地的雕塑被有序地安放在建福宮花園的戶外空間,在紫禁城初冬陽光的照射下異常耀眼——它們融於皇家園林的環境空間,卻也跳脫出了環境秩序對它們的隱性約束。
解讀城與象,應該從時間與空間說起。哲學家們將時間視為一種不可分割的、綿延的流。大千世界瞬息萬變,恍惚中,覺“今是”而“昨非”;剎那間,觀“滄海”變“桑田”。在時間的洪流里,什麽是“有”?什麽是“無”?為什麽是“有”而不是“無”?紫禁城存在嗎?東坡和元四家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以上都不存在,那麽藝術家的雕塑意義何為?如果存在,那如何存在呢?
幾千年來哲學家們不停深究的疑問也是李象群想要通過藝術探索的謎題。但不同的是,哲學家們用文字表達他們思考,李象群則運用了雕塑藝術的語言。
作為一座堅固的、且不斷被修繕的建築,紫禁城還將長久地存在,但並不意味著它將無限存在,可我們也不知道哪里是邊界。在作品《大紫禁城》中,李象群把紫禁城“切割”成了25個部分,將其分離和瓦解。雕塑本是一種建構的方式,但是熟稔雕塑語言和技藝的李象群卻反其道而行之,用解構的方式使存在消失。這是一種對抗性的嘗試,也恰恰使存在顯現了意義。
再來看藝術家塑造的那些歷史中的人物,蘇東坡、倪瓚、黃公望、吳鎮、王蒙,還有那些昨日的山水氣象。藝術家也借歷史中的文人題材抒胸中之懷。不妨以倪瓚為例,再談談這些歷史中的文人。朱良志先生在其《南畫十六觀》中對元四家中的倪瓚(雲林)著墨頗多,他寫道:“雲林說:‘閱世千年如一日’,他要穿透時間的藩籬,脫略有形的世界。……他的畫抽去了具體特別的時間,在超時間的永恒境界中表達歷史沈思。其《江南春詞》就表現了這方面的思考。他的一首題畫詩雲:‘湖邊窗戶倚青紅,此日應非舊日同。太守與賓行樂地,斷碑荒蘚臥秋風。’這里就有強烈的歷史沈思,超越虛幻的現象界,思考時間背後的真實。”回到李象群的雕塑藝術,為這些歷史中的人與物造像,已經有了一個不可逃避的前提,那就是我們根本無從知曉他們的本來面目,或者說,從宏觀的角度看,又有哪一刻是真實的面目呢?你可以說藝術家塑造了他心目中的歷史,或者說,藝術家是在塑造他自己,雕塑只是他內在向外的投射。這恰恰驗證了海德格爾的論斷——存在在非存在里面,在藝術里面,在詩里面,在哲學著作里面。
不僅如此,現今,這些藝術家創造的存在出現在了紫禁城中,這是“歷史”(經由藝術家創造而顯現的歷史——雕塑作品)與“歷史”(歷史中真實存在並依舊存在的實物——紫禁城)之間的一次晤面,這是我們也可以參與其中但又心照不宣的一次對談。如藝術家本人所言,紫禁城是一個別具意義的文化空間和物理空間的結合體。策展人也提出,雖然我們無法看到昔日的紫禁城,但是今日的紫禁城曾聆聽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挽歌。也許,這就是在這個特別的空間做這個特別的展覽的有趣之處。
社會發展到今天,藝術與科技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系?藝術家作為人的存在如何體現意義?在李象群的雕塑作品中,我感到藝術家似乎有類似的思考。藝術家的雙手沾滿了塑泥,他用拇指用力地磨平了“東坡”領口的溝壑,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刻衣褶處的紋理……他沒有刻板地追求某種“完美”,而是有意無意地保留了雙手留在泥稿上的痕跡。之後就是工業技術的介入,介入得程度越深,似乎越能實現某種效果,而這種效率顯然超越人工的能力。再聯想到如今很多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比如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越來越多雕塑藝術家有可能想要實現卻無法靠自己的雙手實現的想法。
如此說來,雕塑家的雙手還那麽重要嗎?未來,雕塑家們會不會變成編程的工程師?是不是雕塑家們只需在計算機上編寫程序然後讓機器去做雕塑就可以了?或者其實寫代碼這個過程都可以把雙手解放,僅僅用意念就可以完成,或請人代勞即可?是否科技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媒介,已不是雕塑家雙手的延伸,而是可以完全取代“藝術家之手”了呢?
在我看來,藝術家李象群用作品回答了這些問題。他很珍惜雙手與材料深度接觸而呈現在作品上的質感,他的作品帶著來自他身體的溫度。我讚同這樣的藝術態度和藝術選擇,同時我清楚地知道,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這不過是很多種選擇中的一種,不同的藝術家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觀看者首先需要理解藝術家的選擇,之後可以在很多種選擇中做出自己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選擇不選擇。
倪雲林晚年有“幻霞”之號,有人這樣評價他的藝術追求:沒有霞光的霞光,沒有暮鴉的暮鴉,沒有白雲的白雲,沒有遠帆的遠帆……今天的藝術家們追求的是無中之有,還是有中之無,或是有外之它有,無外中它無?不過,藝術家的選擇是自由的,或者說,在藝術里,我們每個人的選擇都是自由的。因為藝術不就本該是自由的嗎?
解讀城與象,應該從時間與空間說起。哲學家們將時間視為一種不可分割的、綿延的流。大千世界瞬息萬變,恍惚中,覺“今是”而“昨非”;剎那間,觀“滄海”變“桑田”。在時間的洪流里,什麽是“有”?什麽是“無”?為什麽是“有”而不是“無”?紫禁城存在嗎?東坡和元四家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以上都不存在,那麽藝術家的雕塑意義何為?如果存在,那如何存在呢?
幾千年來哲學家們不停深究的疑問也是李象群想要通過藝術探索的謎題。但不同的是,哲學家們用文字表達他們思考,李象群則運用了雕塑藝術的語言。
作為一座堅固的、且不斷被修繕的建築,紫禁城還將長久地存在,但並不意味著它將無限存在,可我們也不知道哪里是邊界。在作品《大紫禁城》中,李象群把紫禁城“切割”成了25個部分,將其分離和瓦解。雕塑本是一種建構的方式,但是熟稔雕塑語言和技藝的李象群卻反其道而行之,用解構的方式使存在消失。這是一種對抗性的嘗試,也恰恰使存在顯現了意義。
再來看藝術家塑造的那些歷史中的人物,蘇東坡、倪瓚、黃公望、吳鎮、王蒙,還有那些昨日的山水氣象。藝術家也借歷史中的文人題材抒胸中之懷。不妨以倪瓚為例,再談談這些歷史中的文人。朱良志先生在其《南畫十六觀》中對元四家中的倪瓚(雲林)著墨頗多,他寫道:“雲林說:‘閱世千年如一日’,他要穿透時間的藩籬,脫略有形的世界。……他的畫抽去了具體特別的時間,在超時間的永恒境界中表達歷史沈思。其《江南春詞》就表現了這方面的思考。他的一首題畫詩雲:‘湖邊窗戶倚青紅,此日應非舊日同。太守與賓行樂地,斷碑荒蘚臥秋風。’這里就有強烈的歷史沈思,超越虛幻的現象界,思考時間背後的真實。”回到李象群的雕塑藝術,為這些歷史中的人與物造像,已經有了一個不可逃避的前提,那就是我們根本無從知曉他們的本來面目,或者說,從宏觀的角度看,又有哪一刻是真實的面目呢?你可以說藝術家塑造了他心目中的歷史,或者說,藝術家是在塑造他自己,雕塑只是他內在向外的投射。這恰恰驗證了海德格爾的論斷——存在在非存在里面,在藝術里面,在詩里面,在哲學著作里面。
不僅如此,現今,這些藝術家創造的存在出現在了紫禁城中,這是“歷史”(經由藝術家創造而顯現的歷史——雕塑作品)與“歷史”(歷史中真實存在並依舊存在的實物——紫禁城)之間的一次晤面,這是我們也可以參與其中但又心照不宣的一次對談。如藝術家本人所言,紫禁城是一個別具意義的文化空間和物理空間的結合體。策展人也提出,雖然我們無法看到昔日的紫禁城,但是今日的紫禁城曾聆聽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挽歌。也許,這就是在這個特別的空間做這個特別的展覽的有趣之處。
社會發展到今天,藝術與科技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系?藝術家作為人的存在如何體現意義?在李象群的雕塑作品中,我感到藝術家似乎有類似的思考。藝術家的雙手沾滿了塑泥,他用拇指用力地磨平了“東坡”領口的溝壑,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刻衣褶處的紋理……他沒有刻板地追求某種“完美”,而是有意無意地保留了雙手留在泥稿上的痕跡。之後就是工業技術的介入,介入得程度越深,似乎越能實現某種效果,而這種效率顯然超越人工的能力。再聯想到如今很多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比如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越來越多雕塑藝術家有可能想要實現卻無法靠自己的雙手實現的想法。
如此說來,雕塑家的雙手還那麽重要嗎?未來,雕塑家們會不會變成編程的工程師?是不是雕塑家們只需在計算機上編寫程序然後讓機器去做雕塑就可以了?或者其實寫代碼這個過程都可以把雙手解放,僅僅用意念就可以完成,或請人代勞即可?是否科技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媒介,已不是雕塑家雙手的延伸,而是可以完全取代“藝術家之手”了呢?
在我看來,藝術家李象群用作品回答了這些問題。他很珍惜雙手與材料深度接觸而呈現在作品上的質感,他的作品帶著來自他身體的溫度。我讚同這樣的藝術態度和藝術選擇,同時我清楚地知道,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這不過是很多種選擇中的一種,不同的藝術家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觀看者首先需要理解藝術家的選擇,之後可以在很多種選擇中做出自己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選擇不選擇。
倪雲林晚年有“幻霞”之號,有人這樣評價他的藝術追求:沒有霞光的霞光,沒有暮鴉的暮鴉,沒有白雲的白雲,沒有遠帆的遠帆……今天的藝術家們追求的是無中之有,還是有中之無,或是有外之它有,無外中它無?不過,藝術家的選擇是自由的,或者說,在藝術里,我們每個人的選擇都是自由的。因為藝術不就本該是自由的嗎?